新闻资讯

成绩查询

联系我们

石家庄弘文中学

  • 地址:正定县燕赵北大街
  • 办公室电话:88790846
  • 招生电话:88790986
校园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新闻

加快转型 跨越发展 努力实现高端办学 ——吴校长在2012年秋季开学学团教师会讲话

2012-09-08 2811

弘文中学发展方式的转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建和谐校园,创百年名校”伟大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年前,我就提出内涵扩大再生产,高端办学的指导思想。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客观条件的不成熟,转型的速度很慢,给我校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今天既是形势所迫,也是万事俱备,只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定会实现。

下面就什么叫转型,为什么要转型,怎样实现转型三个问题讲几点意见,抛砖引玉,会后各部要组织教师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为弘文中学转型发展献言献策,群策群力,办好弘文。

什么叫转型?即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其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转变,以实现企事业单位的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体到民办学校来讲,就是建高水平学校,向优质教育转型,走高端办学之路。

为什么要转型?

第一,形式发展的需要。由于人口政策造成的出生率下降而导致近年来学龄人口急剧减少,再加上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生源大战烽火四起,相对薄弱的民办学校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招生日益困难。随着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落实,公办学校教育经费将十分充裕,办学条件,师资待遇将不断提高,民办学校的生存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不转型将难以生存。

第二,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定位所决定。“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是国家对教育体制结构形式的设定。但共同发展的分工不同,定位不同。公办学校是保证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民办学校是要以有特色,高质量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选择,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质量高才能赢得社会选择,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补充的地位已经终结,拾漏补缺的任务已经完成。民办教育必须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你搞均衡,我搞特色,各得其所)以主流意识和公办学校共同发展。国外经验证明,民办教育是教育的主流,占70%;公办教育是教育的保障,仅占30%,“共同发展”,但主从不一。就是因为发达国家民办教育历史长,国家支持力度大,教育质量高,且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才赢得了主流地位。历史要求我们民办学校必须及时转型,以有特色,高质量,勇敢地担当起主流教育的社会责任。

怎样转型?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科学转型。

弘文中学目前的形势,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一片大好。

一、国家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定位不断提高,对民办教育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从法律政策中对民办教育的定位上可以明确体现。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不许存在,看见了不管,到90年代初“对公办教育的补充”,再到90年代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就该“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现有公办学校是改革的对象。”三五年将出现在国家级政策,法律文件中。)十年后社会对民办教育的评价将是民办学校是高质量教育的象征,子女在民办学校读书是家长社会地位高的象征,家庭富有的象征。这是我98年在澳大利亚考察教育,当地教育部门官员给我们考察团讲话时说的。

二、社会对弘文中学的认可度日益提高。97年木庄一位学生家长问我:“吴校长,你们私立学校学生毕业后可以考高中吗?”,市里一些家长对孩子说:“不好好上,把你扔到弘文去”,“私立学校就是为了挣钱”,教育局发文,让从公办学校来弘文的教师和教育局脱钩,还有“民办教育多余论”等等。而现在则是重视子女教育而且有经济条件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弘文,小升初考试成绩差进不了弘文,大门口张贴的教育局贺信给弘文办学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三、卓越的办学成绩令社会瞠目结舌,庸人哀叹“怎么这么多荣誉都让弘文学校拿了”。

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弘文的办学特色已被社会所认可。《中国教育报》整版刊文《君子怀德,求仁得仁》,在全国引起反响,德育工作全国领先。

中考成绩连年飙升,2010年达到:中考状元出在我校,全县前十名我校占八名。600分以上全县61人,我校占30人。

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是对各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大检阅,近两年三个团体总分第一名被我校实力相对弱的高中部、小学部折桂,初中部屈居第二。

常山战鼓是弘文中学的名片。中国有史以来举办的两次国际盛会——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都邀请我校常山战鼓队到场表演。2010年文化部组织的中国北方鼓乐文化展示大会上,我校战鼓队技压群芳,战胜山西安塞腰鼓,山西威风锣鼓,河南平鼓而让河北常山战鼓名列中国四大名鼓之首,从而成为世界第一鼓。

县文庙祭祀孔子释奠礼,迎请范文正公魂归故里两项重大活动,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记录频道、教育频道都曾播放过我们常山战鼓和文庙祭孔的画面;2011年江苏泰州国际水城水乡文化旅游节及范仲淹文化研讨会邀请范公家乡的代表出席,我荣幸的在前排就坐。   

我们好多荣誉是国字头,国家级的。为中国教育报刊文,中央电视台指导,参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泰州国际旅游节都是世界级,国家级的活动,起点高,层次高,水平高。

四、我们的教师队伍日益发展壮大。从数量上讲,三百多人,是全县各学校中最大的一支队伍。学科最全,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音体美,微机,电教,书法,舞蹈,心理,农技,18科教师应有尽有,而且都专业对口,是一支学科齐全,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从师德上讲,弘文的教师爱岗敬业,知书达礼,谈吐文雅,笃行忠孝仁义。从业务上讲,学历高,进取心强,处处争取第一。从年龄上讲我校是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田仲,康吉用,赵福德,刘俊怀等退休教师中的精华来弘文发挥着传承教育文化,传帮带,解疑答难的作用。弘文建校初期从公办学校辞职投奔弘文的一批中年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既是教学骨干,又是各部的领导核心,是创百年名校的奠基者。一批老代课教师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教学经验,实战能力竞聘到弘文,在享受着平等和尊严的同时,竭尽全力为教育事业做贡献。新世纪以来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百里挑一应聘弘文,是新世纪教师新兵中的精英。这四个层次的教师,尽管他们的年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在为国家教育事业,弘文的发展和个人选择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大道上迅跑。在改革开放,振兴教育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弘文中学教师队伍已日臻成熟,是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全县最好的教师队伍。

五、我们的经费运转日趋正常。弘文建立和发展,既不是公办学校转制,也不是企业家办学,而属于教育家办学。靠一个教育工作者群体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滚雪球式的发展壮大起来的。教育家办学的优势是教育内行,管理内行,容易凝聚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劣势是没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所以经费紧张始终是教育家办学发展的瓶颈。弘文开办之初,账户上没有一分钱。土地是租占三角村的,地租一年一交,收了学费交地租。校舍是建筑公司垫资建的,有了结余就还账。老师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收了学费发工资。弘文发展15年,校舍标准不高,基本够用。教师工资不高,月月照发。办公经费不充裕,各种教学办公费保障供给。到目前为止,学习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年年略有结余,用结余去办点事。如今年,给老师涨工资每人每月平均400元,每年需要120多万,改供暖线路,交接头费                                       万元,初中部教学楼安中央空调76万,初中部翠微湖广场铺花岗岩40多万,修门前公路十几万,共计投入  万,没借外债。弘文的资产良好,固定资产投入已达三千多万,经济收支步入良性循环。

这就是弘文目前的形势,国家对民办教育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重视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对弘文中学的认可日益提高;办学有特色,教育质量高; 师资力量强,经济运转好。所以说弘文中学目前的形势是大好,不是小好。形势决定任务。大好的形势为学校加快转型,科学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国教育形势逼着我们民办中学必须转型,不转型就不能生存。学校的大好形势已具备了转型的条件,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那我们就应该统一思想,坚定信,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拼搏三年,实现高端办学。

科学转型的基本思路——加大投入,创新管理。压缩招生规模,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教师工资,提高教学质量,鲜明办学特色。实现高投入,高质量,高收费良性循环。

 1,加大投入。办教育一靠经费,二靠师资。经费充裕,办学条件好,教师待遇高,教师就来得了,留得住。水平稍低点的老师经过各种培训也会迅速提高,所以经费是办学的的前提和基础,加大投入是科学转型的基础。投入了经费往哪里花?首先是提高教师待遇,其次是改善办学条件,再次是拓展服务项目。在促进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投资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也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事半功倍,一元钱可以发挥两元钱的作用。而投资于物的建设,一元钱至多可以发挥一元钱的作用。提高教师待遇不仅仅是涨工资,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住房建设,让老师们安居乐业,实行年金制度,(即设立教师养老保险基金),让老师们退休后的退休金等于或高于公办学校,高1%也算都是提高教师待遇。工资高,住房好,常培训,退休金多,有尊严,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现有的好老师留得住,外边的好老师愿意来,来了愿意好好干。

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也是吸引好学生,留住好老师的因素之一。近期重点投入校本部,修道,铺院,改暖气,试运行教学楼中央空调,成功之后,要将宿舍楼,小学部全部装上中央空调。近期计划建设一栋餐厅、礼堂、加车库的三层楼。拆掉浴池饭厅,原址修建一层是车库,常山战鼓陈列馆,库房;二层是餐厅;三层礼堂兼餐厅。礼堂竣工后,墙外的大街也通了,再建一栋临街六层楼,一二层门店,三四层学生宿舍(每间六张床,自带卫生间和阳台。)五六层是各种教学活动室。两年完成两个建筑后,2015年房地产泡沫已破裂,房价落到实底,南墙外大街也通了,我们就给老师盖住宅楼。师村六号楼向西一百多米长,建30层,高过九鼎,老师们每人一套,略高于成本价,市场价四千,我们按3千或2500,让师村的本校老师住户都搬到高楼乘电梯上下。届时耿永刚,郭雪刚等人就享受到弘文三次优惠房了,资产收入超过50万,这就是弘文教师的分房福利。住房福利谁赶上了就有谁,赶不上也不要后悔。分了房就走的人大有人在。今日,东校区正围绕校舍租期问题展开协商,县政府很支持我们的意见。一旦问题妥善解决,我们将把投入重点放到东校区,建新楼或装修旧房,按大暖气,装中央空调,硬化,美化校园,将使学校旧貌换新颜。

拓展服务项目将首先考虑建学农基地,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的高尚品德和劳动技能。落实学校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劳动教育的办学理念。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半年,考察了三个地方,只待最后确定。近期一旦确定,将投资兴建“耕读园”,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食堂等一应俱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每周一期轮流到耕读园学习。每期两个对子班,同作业组的全体老师带领学生一块去。早读,上午四节课照上不误。下午参加学农劳动,学习农具的使用和维修,学习整地、施肥、播种、间苗、浇水、锄草、除虫、采摘、收割、存储等耕作技术。晚上电影、电视、篝火晚会、唱歌、跳舞、做游戏,尽情欢乐。绿野里,阳光下,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师生在接受大自然陶冶,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清心清脑,学习效率半天超过一整天。还计划为教师集资建两排连体标间别墅,水电暖卫厨齐全,室外一畦菜地,周末一家人开上车,带上啤酒,猪头肉,到别墅度假。让老师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幸福指数更高。

这几项工程做下来需要三千多万以上投资,资金从哪里来?从银行贷款,教职工集资,让建筑商垫资等多渠道筹措。投资就有风险,不敢担风险就成就不了大事业。因为我不是企业家,在风险投资上思想保守,导致几次坐失良机,例如在96年弘文建校征地时,如果征上300多亩何必租个东校区?我自认为小巴主家出身,缺乏大气魄,成不了大气候。虽然我办事主观,自负,刚愎自用,但我很善于自我批评,自我解剖,知道自己的缺点短处,而且敢于承认,愿意改正。相比之下,这次投资的风险相对小一些,因为有兴旺发达的弘文做后盾。如果资金链断裂,半年发不了工资,部分人远走高飞了,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留下来与弘文同甘苦共患难,为建百年名校而执着的坚持。好像人不出疹子长不大一样,不经历几次挫折而一帆风顺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不经过艰难困苦的历练,不受生死存亡的考验,很难成就大事业。

2、创新管理。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科学管理,这是加快转型,科学转型的关键。我们所说的转型是向优质教育转型,优质教育就是高质量教育,高质量教育是由高水平管理创造的,所以创新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是管理体制创新。我们学校的管理体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按照《学校章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董事会负责。由于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已形成由四个部组成的学团。为便于管理,学团总校长任命各部校长对本部实行独立领导。各部校长组阁成校级领导班子,任命各处,各年级主任,副主任,各教研组组长。年级主任任命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符合我校实际,是行之有效的。所谓管理体制创新就是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种管理体制。比如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决策机构),校务会(执行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三权分立,确保权力健康运转。再如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常设机构工会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办好弘文。在管理模式上也可以创新。初中部在本学期就进一步完善了《年级教师集体岗位责任制》,加强了年级责任,扩大了年级权利。校长主持全面工作,负总责,书记和两位副校长各兼一个年级主任。各年级再设两个副主任,一名抓教学,对口初中教务处,一名抓政教,对口初中教育处,各位主任又都兼年级副主任,处室年级交叉任职,以处室主任的是身份出现,就分管全校的工作,以年级主任的身份出现就管本年级的工作,深入基层,抓实际工作,用抓好本年级工作带动其他两个年级的工作。符合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抓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年级教师集体岗位责任制》是我任一中校长时指定的,执行的很好,效果很明显。移植到弘文后不服水土,执行的不太好。这个制度适合初中,高中部,小学部规制小,年级平行班少,不太适合。这项制度成败的关键是校长的简政放权。削减各处编制,把大量的工作都下放到年级去。这叫工作重心下移,权力下移。校长揽着权不撒,这项制度就执行不好。我在一中从95年开始实行《年级教师集体岗位责任制》,选拔三个学科带头人当年级主任,仝小梅,物理市级优秀课,教务处副主任;王文娟,化学市级优秀课,团委书记;曹卯子,国培英国英语研修生,教务处主任。三个年级主任组织好自己的领导团队,甩开膀子干,升学率你进一名,我进两名,追的正中惶惶不可终日。

再好的管理体制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不断改革和完善,这就叫体制创新。

其次是管理目标的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水平越来越高,弘文的品牌越来越亮,我们的管理目标也应越来越高,不断提升。尤其是小学部和初中部,已具备了雄厚的实力,(无论是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应明确提出自己的管理目标,这就是各项工作首先在全县第一。然后在全市第一,全省第一。德育特色第一,教学质量第一,音体美教学第一,学生特长第一,师资力量第一,各学科成绩第一,工资待遇第一。。。。。。。无数个第一组成弘文的教育质量第一。各项工作都要制定争先进位计划,比如初中外语教学成绩,今年中考在全县十七所中学数第几,几年能进位到第一。初中体育代表队什么时候能在县运会上恢复第一?初中文艺队什么时候能排出小放牛?应该有点说道,其中就包括教研组长拿下,不得力教师换人。不能站着茅坑不拉屎,破车挡着好道。弘文中学离了谁都行,包括我。

再次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法不依不如无法,执法不严不如不法。我们学校《规章制度集》上有几十项规章制度,而且都在增设或修改出新制度。如果能落实80%,弘文就能办成全省第一流的学校。能落实90%,就能达到全国第一流。之所以达不到,就是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例如《教师值班制度》定的是天衣无缝,但有多少能落实?初中部下午在服务部值班的老师,有的教师很负责任,人多时组织排队,维持秩序及,监督学生不乱扔食品包装袋,后勤院子干干净净,秩序井然。而个别不负责任的教师,坐在一边看杂志,装好学习的,打手机长时间通话,对拥挤,乱扔垃圾视而不见。高中部值班教师管不住出去买饭的学生。对这样不负责任的表现,管理者是否检查到了?是否批评教育了?更甭说取消他值班资格了。有的人可能会为自己管理不严辩护:“就这人们还不愿值班,取消值班资格更高兴”。无能,不作为。主管领导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宣布撤销决定,臊他的皮。还可以提高值班教师待遇,想值班的自愿报名,择优录用。请勤奋者,优秀者值班,效果不就好了吗?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制度是人定的,是为学校工作服务的,不适合的就改,这就叫创新。一中现在老师们当班主任不积极,早读晚辅导不积极,这两点在我校不存在,因为有公平合理的报酬。

有的教师好吃怕做活,不愿意值班,有些教师因工作家庭矛盾不能值班,这些人不适合值班,就不让他值班,勉强值班也不负责任,白天亮灯他看不见,水龙头长流水他听不见,学生追逐打闹他装着看不见,这就叫名装傻,从小跟着他娘学的。在家孩子拉屎他不管,尿布白黄相间,老公衬衣领子看不见颜色了他也不洗,桌面上的尘土可以画着教孩子写字,他不擦,这样的人怎么能值好班,当好老师呢,迟早把它辞退。

今天讲的创新管理主要从宏观上讲,创新管理体制,提升管理目标,落实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具体的德育工作创新,教学管理创新,文体工作创新,招生工作,人事工作,后勤工作等具体工作的创新,留给学团各处,各部的主任,校长根据自己分管工作的实际去大胆创新。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不会有高质量,没有高质量就谈不上转型。

压缩招生规模,这个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58年大跃进,经济规模膨胀,陈云几次建议压缩经济规模,抑制经济规模过热,硬是压不下去,直到60年饿死人了才不得不压缩了。针对近十几年的唯GTP论,经济过热现象,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防止经济过热,几年来收效甚微,高楼照样建照样倒,大桥照样修照样塌,高铁照样追尾,空气水源照样污染,有毒食品照样毒死人。经济泡沫不破裂,经济不崩溃,是控制不住的。盲目扩张导致企业倒闭的例子屡见不鲜。三年前我就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控制招生规模在4500人以下,但几年来越控制规模越大。我们不能重蹈扩张倒闭的覆辙,坚决果断把规模压下来。有人担心学生少了学费收入少了,多余。只有学生少了才能多收费。人参为什么贵,因为少。胡萝卜为什么便宜?因为多。要想提高收费标准,必须压缩招生数量。这就是多和少的辩证关系。今后制定招生计划要科学严密,一旦计划出台,任何人不得突破。按国家规定,小学班容量不能突破40人,初中不超过55人,高中不超过50人。

转型的标志之一是提高收费标准。物价涨了,老百姓手里钱多了,学生少了,弘文办学水平提高了,提高收费标准的条件成熟了。今年小学提高了500元,初中提高了600元,家长反应不大。明年小学、初中各涨1000元。后年再涨1000元,逐步与市内学校收费拉起手来。

提高收费标准以后多收的学费主要用于教职工涨工资。400教职工,每人平均月涨400元,每年需要160万,当年多收的不够,两年才够涨一次。11年增住房公积金,12年人均涨400元多数用于平均增资。明年再涨就要拉开档次。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质多酬。例如,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经验,各部都要设学科带头人岗位 ,根据学科大小和师资水平,每课设学科带头人13人,任课期间享受学科带头人津贴。员工涨工资要坚持公平效益兼顾的原则,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最后,让我们以四句话共勉:形势一片大好,挑战压力不小,加快科学转型,前途无限光明。

20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