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学团组织劳动模范到长岛、蓬莱游览观光
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刚刚从梦境中醒来的老师们望向窗外:连绵的绿色植被青翠欲滴,蔚蓝的天空清澈得一尘不染,在东方地的地平线上,一轮火红的朝阳伴着晨曦徐徐升起。在这澄澈舒爽的图画里,我们的暑假旅行开始了。
来到海边,一望无际的浩瀚让人心潮澎湃,数点海鸟在海面上翱翔,咸咸的、潮潮的海风拂面而来,几艘船舶停靠在码头上,我们依次上了五号客船。登上客船,我们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直奔栏杆,凭栏俯看,隐约有鱼儿的身影浮现,眺望波涛浩瀚的海面,不时有各种船舶破浪而过,远方隐约在蓝色海雾里的就是我们的首站——长岛了。
长岛周围有星罗棋布的港湾,众多的海水浴场,还有千姿百态的奇礁异石,素有“海上仙境”之称。岛上最著名的就是九丈崖了。九丈崖是一面绵延几百米的巨崖,由于千万年来风浪的侵蚀,石崖渐成了上凸下凹之势,壁面犬牙交错,石窟、石穴鳞次栉比,是众多水鸟栖息的乐园。我们来到崖下,小心翼翼地赤脚走在水中,脸上迎着徐徐海风,脚下涌过阵阵海浪,咸咸的,凉凉的,很是惬意。我们沿着海岸绕崖而行,之后过浮桥、攀陡壁,走过崎岖的山脊,穿过幽深阴湿的隧道,便回到了原点。
之后我们便驱车去了月牙湾,一个美丽的名字,让人不禁联想到深蓝碧空中的一痕月牙,清新,淡雅,浪漫。远远的,便望见了她的倩影。她背依青山绿野,环抱碧海清波,一袭银白球石的遥遥长滩,镶嵌在青山碧水之间,犹如深邃夜空中的一弯新月。我们沿着银白的沙滩结伴而行,在一片礁石丛中,我们饶有兴致地开始了“探索发现”。我们赤脚站在浅水中,弯腰低头,全神贯注地在石缝间搜索,小心翼翼地扒开一个个球石,不时有人惊呼:“螃蟹!螃蟹!嘿,抓住了!”有时也会发现形状各异的贝壳。一次次出乎意料的发现,带给了我们一个个惊喜欢跃。“同志们,该走了。”郭校长边捉边提醒我们。“最后一个,再来最后一个。”我们恋恋不舍。在走向客车的路上,我们还不断提起手中的矿泉水瓶,边看边回味刚才捕获它们时的情景。
28日晚上,我们住在岛上的渔家乐里。这里的主人热情好客,淳朴善良,虽然住的是平房,也只有一台小电扇,但却让远离家乡的我们心中感到无比的温暖。
次日,重点主要是参观传说中的蓬莱阁。进入正门后,拾级而上,穿过翠柏簇拥的石阶,一片清凉舒爽的境界便依次展现在眼前。
这时我们脑海里飘过的就是八仙过海的故事。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此时李铁拐抛下自己另一项法器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醉八仙”的故事便是发生在这“蓬莱阁”上了,它与我国的岳阳楼、黄鹤楼以及滕王阁 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楼。它建于宋嘉佑六年,上面“蓬莱阁”三个字是由清代的书法家铁保所书。现在一楼是一些蓬莱的风景图片展览,二楼留有八仙醉酒的蜡像。
之后我们沿着海岸,攀登陡崖,看了黄渤海的交汇处。走田横栈道,怀念千年的英雄豪情;探文化广场,体味历史的深厚积淀。
离开前,我们在路边见到一个博物馆,走进去,没有几个人,冷冷清清的,在一面面玻璃中展示着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各种文物,许多陶瓷器上都覆满了贝壳,我仿佛看到它们曾经深深地长眠于大海深处,千年之后,它们又重见天日。于是今天,我们面对面交谈,这就是旅途中的妙处了。
后记:
吴校长曾谈到,假期旅游作为一项福利要长期坚持下去,要让老师们生活得有尊严,有情趣,从而提高教师幸福指数。